take place有被动语态吗_happen和take place的区别
1、【happen】【takeplace】两者都表示“发生”,都是不及物动词。2、【happen】happen指“偶
立即订阅▲收听音频
是疫情,还是房价?
(相关资料图)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5月8日,深圳发布2022年统计公报,其中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66.18万人。相比2021年末,减少1.98万人。
这是深圳自1979年建市以来,常住人口首次下降。
回顾2011年末—2020年末,深圳平均每年新增72.6万人,一直是城市人口增量冠军。转眼间冷暖变换,让不少人发出“连深圳人口也负增长了”的感叹。
其实细看疫情三年的深圳人口:
2019年末,1710.40万人;
2020年末,1763.38万人;
2021年末,1768.16万人;
2022年末,1766.18万人。
在2021年就明显增长放缓。
人口变动分为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自然变动指的是人口出生、死亡带来的变化,机械变动指的是人口迁入、迁出带来的变化。
深圳是全国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城市之一,2021年常住户籍人口(556.39万人)出生率15.09‰,死亡率1.16‰,仅这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就有8.58万人。
简单计算就会发现,2021年深圳人口就是机械下降(净流出)的状态,只不过那一年自然增长足以盖过机械下降,一年之后不能了。
不仅是深圳,2022年,东莞人口减少9.98万人,也是自1988年升为地级市以来常住人口首次下降。佛山人口减少6.03万人,惠州人口减少1.58万人……除了尚未发布统计公报的广州,以及人口增长1.05万人的珠海,其余珠三角城市的情况都不乐观。
2022年,也是40年来广东省人口首次下降。
换一个维度看,2022年,上海人口减少13.54万人,北京人口减少4.3万人,除了广州情况未知,一线城市似乎普遍陷入了人口负增长的窘境。
相比之下,长沙、合肥、西安、南昌、武汉、郑州、成都等中西部地区省会,去年的人口增量都很可观。长沙还是2022年的人口增量冠军。
这究竟是疫情导致的偶然现象,还是产业、生活成本引发的长期趋势?两种说法,背后都有几分道理。
一方面,上海、北京,人口增长停滞乃至减少,已经持续多年了。深圳的生活成本与这两座城市无异,房价收入比更高于这两座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留不下来,选择回到家乡省会发展,也合情合理。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深圳的地铁客流在2月17日、3月3日、4月28日屡屡创下历史新高,似乎又印证着这座城市正在恢复人气。
2023年一季度,深圳经济增速6.5%,领跑十强城市,似乎也霸气宣告着归来。
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深圳人口的负增长?今后几年又会怎样?我们请教了几位大头,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虽然各城市每年会公布常住人口,但并非普查,而是1/1000的抽样调查,也存在一些不准确的情况。
通常来说,长三角和珠三角大城市的实际外来人口比公布的数据多,相当于深圳、广州等地区可能还有一两百万的人口并没有被统计到常住人口数中。
所以,要平常心看待非普查年份各大城市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当每十年人口普查数据出来时,跟各城市在前一年公布的人口数据会有很大不同,这说明非普查年份的人口数据准确性有所欠缺。
具体来说,珠三角地区有个特殊情况,由于政府管制较少,造成早期农民房、小产权房的体量非常大。以深圳为例,早在2014年,深圳的小产权房体量就达到4亿多平方米,大约650万套是住房。
即大湾区把农村集体用地直接入市做到了极致,有大量小产权房,城中村的建筑体量大,这种房价双轨制之下,外来人口的谋生成本低很多,使得整个珠三角大湾区的流动人口为全国最多。
不过,这种城市生态在遭遇疫情和外资撤离时,外来人口也随着就业机会减少而回流。从历史上看,2008—2009年金融危机时,珠三角地区同样出现了外来人口回流。
具体到各个城市,情况也不一样。东莞可能是珠三角地区实际生活人口下降最厉害的城市。
以小学生的招生人数为衡量指标。2022年深圳小学生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没有明显下降,还在增长,幼儿园招生人数下降了8.8%,幼儿园儿童总数也出现下降。
据东莞2022年统计公报,小学生招生人数和幼儿园招生人数下降的比例更大。佛山下降的幅度相对小一些,广州还未公布。
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东莞的经济转型启动得较晚,产业发展相对深圳、苏州等外向型城市更低端一些。即使深圳有大量企业迁移至东莞,但东莞本身又有不少企业迁出至内地或海外,使得东莞可能是珠三角地区人口下降最多的城市。
数据也显示,去年东莞的小学招生人数创下七年来新低,可见其转型压力更重,经济转型只进行了一半,对人口的吸附能力欠佳。
相比之下,深圳的小学生招生人数处在历史的次高位,说明深圳经济转型较快,其再生能力较强。
总体来说,中国的人口红利的确终结了,总人口出现下降态势,未来有显著人口增量的城市大概率会越来越少,主要会集中在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的核心城市。
而整个大湾区的人口在疫情后,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加,将会恢复增长,因为这边的实际生活成本较低。从今年深圳、广州的地铁以及路面交通等客运量情况看,人流也基本恢复。
深圳人口下滑,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第一,全国人口整体见顶转向。目前已公布人口数据的225座城市,有116座人口在减少,超过一半。仍有人口增量的中心城市,整体也进入了换挡降速阶段。
目前广州尚未公布数据,但按照广东省的人口数据来看,广州2022年大概率也是在减少。很有可能2022年会成为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人口同时减少的一年。
第二,受疫情因素导致的人口回流影响,广东省人口也出现了历史性转向。
2022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12656.80万人,相较于2021年减少了27.2万人。我梳理广东省历年的人口数据,发现这也是自1952年以来,广东省人口首次负增长。
此外,广东省2022年自然增长人口42.2万,常住人口却减少了27.2万,意味着去年一年广东省人口流出了69.4万人。背后只有一个合理解释——去年疫情因素影响之下的人口回流。
去年,广东是受疫情影响最深的地区之一。一季度,深圳曾按下了一周暂停键,之后虽恢复了正常生活生产秩序,但影响依然存在。去年四季度,广州更是成为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当时引发了海珠区很多城中村人撤离广州。
整体来看,珠三角9市,已公布数据的8座城市中,只有珠海人口2022年保持正增长,其余都在减少,这是罕见的一幕。
客观因素之外,深圳人口减少有其主观因素——高房价已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挤出效应。
深圳过去四十多年来,人口、经济、产业、工业、科技、金融发展速度让世人惊叹。人口和经济不断壮大,一方面由于空间有限,限制了深圳的住宅供应;另一方面过度热钱疯狂炒作,让深圳的房价成为了大多数深圳人遥不可及的梦。
房价与房租的高企,大幅提升了深圳的营商成本,深圳开启了挤出效应。
2017年,深圳市迁出制造业企业463家,2021年为4344家,4年间外迁企业数量增长近10倍。
深圳正在被高房价、高租金推动着转向,使得低端制造业逐渐转移。按照规划,未来深圳的核心区将全面CBD化,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企业总部聚集区;非核心区将密布先进制造业园区;普通的制造业,将慢慢向临深地区转移。
最后,无论是广东省人口减少,还是珠三角城市人口减少,都是受去年宏观因素影响为主要。
但在今年宏观大环境改善下,深圳人口即便回归正增长,也很难像过去一样动辄几十万的人口增量。
一线城市的人口整体增量领跑势头,已经交给了二线城市。中国人口增量格局已经生变。一线城市的高房价、高租金、高生活成本,市场的这个无形之手,本身就在左右着人口的去留。
虽然二线省会城市的经济实力、产业丰富度、就业机会,仍与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但结合生活成本来说,二线省会城市是当下很多年轻人最佳的选择。
回到深圳人口下降话题,高房价骑虎难下,只能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来解决,多提供公租房,多建设保障房,让低收入家庭能够安居。目前深圳正在朝着这方面努力。
2022年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其共同原因是珠三角地区有大量的外省务工人员受到疫情影响,珠三角地区部分行业特别是服务业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原来在广东的外省务工人员回流返乡。
因此,整个广东省常住人口在2022年出现了几十年来的首次下降。
不过,深圳人口下降还有一个原因——从2021年开始收紧落户政策。
2021年5月,深圳市相继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居住社保积分入户办法(征求意见稿)》。
其中,将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技术型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全日制大专”,技能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将在深圳合法稳定居住、就业的基本年限要求由5年调整为10年。
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增加约53万人,自2021年开始收紧落户政策,当年常住人口仅增加4.78万人,2022年更是出现首次下降。
虽然2022年广东常住人口几十年来首次下降,但主要是疫情的特殊原因。随着疫情逐渐结束,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将逐步恢复正常,跨省流动人口又将继续选择流入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2022年广东人口出生率8.30‰,高于当年度全国人口出生率(6.77‰)。并且,2022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进入人口负增长(-0.60‰),但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是正数。
预计今年和未来几年广东人口出生率仍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将实现人口净流入。因此,今年以及未来几年广东常住人口大概率将恢复正增长。
2022年珠三角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仍是正数,人口小幅下降主要在于人口净流出。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比较强。预计今年以及未来几年珠三角城市将出现人口净流入。
同时,珠三角城市也应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降低落户门槛,以吸引更多外来人口在当地安居乐业。
本篇作者|李梦清 | 木有药师|当值编辑|李梦清
主编|何梦飞|图源|VCG
限时福利!290元畅享200多期热门行业报告
抓住2023的投资、行业、职场机会
点击下图▼立即加入
关键词:
1、【happen】【takeplace】两者都表示“发生”,都是不及物动词。2、【happen】happen指“偶
近日,共青团江西省委印发《关于表彰2022年度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全省优秀共青团员、全省优秀共青
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涉及河北省雄
北京时间5月10日,CBA总决赛第2场比赛展开争夺。浙江稠州金租继续坐镇主场,同辽宁本钢队相遇。辽宁队从第
作者|唐飞编辑|林比利据“网信中国”公众号消息,针对斗鱼平台存在的色情、低俗等严重生态问题,5月8日,国
蓝光发展触及“1元退市”拉响退市警报的多家房企何去何从?,退市,a股,嘉凯城,蓝光发展,世茂股份,上市公司,
看着油漆变干是描述极度无聊的一种有趣方式,但工匠们知道,当您等待进入项目的下一步时,颜料似乎要花很长
1、01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创举,是在总结我国环
证券时报网讯,数据宝统计显示,5月10日有155只个股获机构买入型评级。其中,东鹏控股、分众传媒、白云机场
本网讯日前,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举报,疑似购买到了假冒伪劣茅台酒。根据举报,无为市
5月10日,由中铁七局承建的开封火车站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此工程为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项目的重要一环,计划
云梦县清明河乡:平安集市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新峰郑红梅)5月9日,云梦县
多年来,儋州调声更多以自由随性、接地气的风格方式进行演绎,本场音乐会打破儋州调声传统演绎形式,创新改
观点网讯:5月10日,深圳个股异动,深深房A尾盘直线封停,截至发稿涨10 04%,报11 73元,成交额1 047亿元,
老旧小区,也能重燃活力。墙面翻修、设施更换、车位扩充、电梯加装……杨浦区积极推进“美丽家园”建设项目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双创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
英飞拓(002528.SZ)近日走出大涨大跌的过山车行情 今日一字板跌停
英飞拓(002528 SZ)近日走出大涨大跌的过山车行情,此前走出3连涨停创下阶段新高,今日一字板跌停,录得连续2日跌停,大幅回吐此前涨幅,现
京基智农(000048.SZ)再度跌超6% 总市值失守百亿元大关
昨日跌停的京基智农(000048 SZ)再度跌超6%,盘中低见16 5元创5个月新低,总市值失守百亿元大关。公司控股股东京基集团7月4日通过大宗交易方
随着全光网络越织越密 如何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和产业界的“获得感”?
近年来,在5G和宽带双千兆牵引下,新项目、新试点、新应用层出不穷。随着全光网络越织越密,如何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和产业界的获得感?湖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