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度)|热闻
2023-06-01 23:30:5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中国组织人事报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度)

(扫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H5版本)

目录

一、前言

二、政治责任


【资料图】

三、阵地建设责任

四、服务责任

五、人文关怀责任

六、文化责任

七、安全责任

八、道德责任

九、保障权益责任

十、合法经营责任

十一、后记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中国组织人事报原名中国人事报,1996年1月创刊。2011年1月更名为中国组织人事报,由中国人事报刊社主办、出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

中国组织人事报是全国唯一的组织人事专业大报,每周一至周五面向全国组织系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公开发行,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组织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报道各地各部门组织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为组织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舆论支持。本社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线上线下相得益彰的宣传报道格局,拥有“本报评论员”“祖任平”“小祖”“小欣”等宣传品牌,2022年报纸发行量稳步提升。

2.社会责任理念

中国组织人事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全国人社工作会议部署,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严从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管导向、管阵地、管队伍相结合,秉持造就人才、成就事业的理念,不断增强新闻的指导性、信息的权威性、文章版面的可读性,为组织人社系统提供思想指导、工作指导、经验指导和信息服务、成长服务、文化服务。

3.获奖情况

在2022年“新春走进基层”宣传报道中,本报精心组织实施,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其中记者孙忠法、魏杰同志分别获评2022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央新闻单位先进个人、2022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全国行业媒体先进个人。

记者孙忠法同志被推荐为2022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央新闻单位先进个人。

记者魏杰同志被授予2022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全国行业媒体先进个人。

二、政治责任

1.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宣传报道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

一是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时政活动、重要指示批示、重要文章报道,在报纸头版及新媒体头条显著位置刊发,及时全面、重点突出。隆重宣传“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二是开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栏,采用署名文章、理论言论等形式,结合组织人事工作实际,深入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北京篇(2022年7月5日第一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栏(2022年1月17日第六版)

2.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主题宣传报道

一是在会前,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等专栏,生动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和人社工作取得的各项成就。二是在会中,全力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参加代表团讨论、会见中外记者等有关重要活动重要讲话。及时准确做好大会程序性报道,专门增期刊发闭幕式相关报道。三是在会后,开设“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大精神在基层”“组织部长谈贯彻二十大精神”“人社厅局长谈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等专栏,撰写系列本报评论员文章。新闻网首页连续推出十期“学习二十大报告系列网评”。微信公众号策划征集《党代表回村了》系列视频,展现农村基层党代表回村宣讲、谋划下一步工作的鲜活画面。以“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为主题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引导组织人社干部立足本职,联系实际阐述新思路新举措。报纸及时刊发“党的二十大精神应知应会百题”,每期5题,连载20期,让会议精神深入人心。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专栏(2022年7月7日第一版)

“组织部长谈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专栏(2022年12月23日第六版)

党的二十大精神应知应会百题(2022年12月15日第二版)

3.服务组织人社工作大局和主责主业,开展舆论监督

一是采取集中报道和日常报道相结合,突出做好全国两会、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和全国人社工作会议报道,及时反映全面从严管理干部(公务员)、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才工作、乡村振兴、行风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及典型经验。二是探索开展调查性报道、批评性报道,引导地方引才聚才增强针对性,倡导党员干部以自我革命精神砥砺个人成长。

《牢牢把握选人用人政治标准》(2022年7月8日第六版)

《以自我革命砥砺成长》(2022年11月25日第六版)

4.做好网上网下舆论引导,体现时度效原则

一是引导社会热点,围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干部勇于担当作为、让技能成才之路深入人心,中国组织人事报及时撰写系列本报评论员文章、组织言论文章,加大引导力度。二是创新改进报道互动方式,报刊网微同步联动、加强互动,开展多元传播,扩大宣传效果。

《以组织担当带动干部担当》(2022年9月2日第六版)

5.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

一是结合国家发展战略、聚焦组织人社工作主责主业,研究对外宣传工作规律,在各新闻版面、副刊版面,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员干部人才的故事,讲好中国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故事。二是文摘版面摘发国外政党建设的情况信息、发达国家和地区人才培养使用开发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海外学习工作中的故事和感受,开阔党员干部胸怀,拓展国际视野。

“知行”版面(2022年6月15日第八版)

“海外瞭望”版面(2022年3月30日第七版)

三、阵地建设责任

1.打造融媒体传播矩阵

目前全社已经形成报、刊、网、微、抖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一是创新内容生产流程,成立融媒协调小组,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将新媒体原创作品纳入采编人员绩效考核,从影响力和专业度双重角度进行评价。二是做好分发推广,拓展构建分发渠道,用好学习强国、记协融媒平台、澎湃新闻、百度百家号等平台,注重以优质内容激活二次传播。

“中国组织人事报”学习强国号(APP截图)

2.创新多样态融媒体报道

一是丰富表达形式。创新语态,熟练运用网言网语。尝试使用竖屏短视频、H5、长条动漫、数据新闻等多种表现形式。目前中国组织人事报微信公众号粉丝量56万,覆盖用户数量不断增长。二是提供高价值含量的原创新闻作品,以小见大,以讲故事的方式做好政策宣传转化。打造“小祖”“小欣”等本报品牌形象,在原创图解和短视频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党如何庆祝自己的生日”七一献礼视频(2022年7月1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微信公众号)

3.搭建融合采编平台

积极探索建设融合采编平台,坚持一体发展、移动优先,以采编流程和体制机制再造为重点,推广项目制,鼓励采编人员“揭榜挂帅”,组建项目团队,实现跨部门融媒协作,聚焦重大选题进行融媒创作,扩大影响力。

四、服务责任

1.准确全面提供信息服务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组织人社领域的大政方针、重要部署,中组部、人社部的重要政策举措,及时在报纸头版及新媒体头条显著位置刊发,权威全面、重点突出。二是围绕组织、人社工作重点、热点,紧扣工作部署、政策出台等契机,及时开设“政策解读”,约请有关部门领导或专家学者予以解疑释惑、引领阐释。三是开设“深入推进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一线故事”等栏目,及时报道各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

报道失业保险基金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政策(2022年5月13日第一版)

报道流动人员档案“跨省通办”政策(2022年4月18日第四版)

2.打造公共智库、提供社会服务

一是分别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联合主办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深化基层党建创新”为主题的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与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联合开展“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征集活动,为其他行业领域提供学习借鉴党建创新、乡村振兴的样板,为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作为支持单位,积极参与杭州等地方党委、政府组织的“乡村人才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等专题研讨座谈活动。三是深入宣传各地各部门基层一线实践动态信息,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社会百业提供借鉴案例,搭建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

“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征集活动(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2022年7月5日)

3.开展公益活动

一是免费刊登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读物信息、各类评先评奖公示信息和名单。二是助推乡村振兴,坚持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全年拨付14.7万元,坚持为天镇、金寨、札达三县赠报赠刊;落实帮扶资金10万元,支持定点村养鸡场发展。三是组织慈善募捐,发动全社干部职工为天镇县1名孤儿捐助学款4940元,帮助其完成学业。

本社定点帮扶建设的山西省天镇县麻黄楞村养鸡厂实景。

五、人文关怀责任

1.贴近民生,做好民生报道

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报道各地努力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提高社保经办服务水平。二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工作报道,反映重要群体意见呼声,报道职能部门经验做法。三是充分展示对各类人才的激励政策,特别是报道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成长故事与未来前景,推动形成有技能好就业的社会共识。

《编织为民服务新生活》(2022年9月19日第八版)

2.灾难和事故报道展现媒体责任与担当

一是及时传达落实关于灾难和事故报道的宣传提示和要求,符合规范,及时传递信心爱心、抚慰人心的正能量。二是在疫情防控、防汛防旱等报道中,深入报道各地职能部门、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发挥自身作用和优势的实际行动、进展成效。

《冲锋在抗疫最吃劲的地方》(2022年5月6日第一版)

3.以人为本,凸显人文精神

一是报道有态度有温度,在清明节,副刊推出文章清明追思,祭奠和缅怀先烈,真切感受中华历史之绵延和接续。二是凸显人文精神,“知行”板块注重文化熏陶,“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蔚然成风”。“视觉新闻”板块展现基层干部敬业奉献、情系振兴的桩桩件件感人故事。

《书香伴青春》(2022年5月16日第八版)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宣传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组织人社工作实际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才思想实际,深入宣传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组织、人社工作核心理念,正党风、淳民风、扬家风、树新风。

《把初心和使命写在大美青海》(2022年7月15日第八版)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本报高度重视文化传播职责,积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一是“史事通鉴”版选摘改变或影响党和国家历史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报道,“红色印记”栏目摘发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讲述我国民主法治、公共政策、公共经济、政党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发展历程;“人物春秋”栏目摘发领袖伟人、名人大家的故事。二是“知行”版立足党员干部人才思想实际,观古鉴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古代和近代经济、政治、社会变革的启示意义培养深厚文化素养。

《重本慎始以成事》(2022年6月1日第八版)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反映最新技术潮流

一是“史事通鉴”版连续刊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文摘,长达百篇,全景式展现我国著名科学家群体风采和精神。二是“海外瞭望”版开设“创新视界”栏目,摘发各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做法,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以及各国科技战略和新政。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文摘专栏(2022年10月17日第七版)

七、安全责任

1.完善刊发制度,严格执行“三审三校”

一是建立并坚持稿件三审制、版面三审制,精编精校,严把政治关、导向关、政策关、事实关、文字关,坚持要求涉及重大新闻、重大会议、敏感问题的稿件,应提前向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审。二是研究制订实施《关于提高办报质量和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报纸宣传报道责任事故处理办法》《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采编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报纸和新媒体质量保障制度。三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养成“严实深细”的作风和“准短深活”的文风。

2.坚持安全刊播,加强网上网下一体管理

一是推进网上网下一体管理,研究制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新媒体考核办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等。二是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本社全年所有新闻活动、所属媒体阵地均未发生非法情形、违规情形。

3.建立应急预案,开展审读工作

一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报纸终审值班、编读加班、印厂印刷、发行联动协同机制,确保报道质量、印刷质量和出版安全。二是认真开展报纸及其所办新媒体审读工作。成立社审读工作小组,明确审读工作分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恪守职业道德

一是坚持新闻真实性,不刊播虚假失实新闻。二是严禁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三是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四是尊重原创保护版权。

2.维护社会公德,弘扬社会正气

一是深入社会基层加强选题策划,引导和鼓励采编人员到基层一线、新闻现场倾听干部群众心声、感受火热实践、发掘亮点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组织人社战线火热的实践。二是大力开展典型报道、榜样宣传,弘扬社会正气,讴歌优秀党员干部人才美好心灵,全面反映昂扬向上的社会风尚。

3.坚持从严治社,接受社会监督

一是严格采编行为规范,记者外出采访主动出示新闻记者证。二是设立举报电话,认真接受社会监督并进行反馈。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警示教育,全年未出现违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情况。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保障从业人员参与民主管理监督权利,依法享有参加工会的权利,以及提请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权利。

2.保障从业员工薪酬福利等权益

与干部职工均依法签署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支付薪酬、缴纳“五险一金”,保障员工的休假休息权利。及时为应届毕业生办理落户等手续,提供单身宿舍。公平公正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畅通采编人员业务发展通道。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及时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坚持每年核验持证员工情况,及时收回离职、退休等采编人员证件,严格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工作。截至2022年12月底,共有44名员工持有新闻记者证,年检未发现违规情况。

4.积极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一是强化政治素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坚持在重大时点、关键节点监督提醒,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二是开展提升业务技能的各类培训,强化青年人才媒体融合培训。三是深化“走转改”,引导鼓励采编人员走出去、沉下去,蹲点采制接地气、有干货、带烟火气的精品力作。

十、合法经营责任

1.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制度

遵守法律、遵守网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

2.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

一是切实做到组织机构分开、人员岗位分开、业务流程分开、考核评价分开。二是社纪委牵头,对各类经营协议开展前置审核,对经营项目执行全程监督。三是经营行为合法规范,全年未出现违法违规问题。

3.不刊播违法广告

严格落实广告审查责任,全年未刊播违法违规广告。

十一、后记

1.回应

2022年,本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性原则,坚守社会责任,全面落实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网要求,报纸及新媒体新闻宣传能力和舆论引导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不足

本社2022年无被网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或新闻道德委员会等行业组织作出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等情况,但仍存在如下不足。

一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报道有待深化拓展。二是由于受疫情影响,编辑记者不能下基层采访,冒热气、沾泥土、带露珠的作品有所减少。三是有影响的新媒体原创作品还不多。

3.改进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二是突出做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报道,做好全党主题教育宣传。三是围绕组织人社工作主责主业,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坚持报刊网微同频共振,加大媒体融合力度。四是坚持严实深细严格管理,深化“走转改”,全面履行媒体社会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编辑:刘雅婷

关键词:

上一篇:资讯:2023厦门各区期末考期末质检时间、科目(小学+初中+高中)
下一篇:最后一页